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、整车重量不能超过55公斤、电池电压不能超过48伏、须带有脚踏骑行装置……这是电瓶车“新国标”的硬性指标,也是安全骑行的保障。
近日,有武汉市民反映,目前市内仍有大量超标电瓶车在售且能上牌,经过改装后速度堪比摩托车。
去年底,家住武汉市武昌区南湖的张先生买了一款60伏铅酸电瓶的车型。他当时很疑惑,“不是说超过48伏的电瓶车无法上牌吗?路上被查了怎么办?”专卖店老板随即承诺,加100块钱包上牌。
过了大半个月,张先生收到了“车牌已办好”的消息,并领取了武汉市电瓶车行驶证,“老板说是厂家统一办的手续,车主本人不用去上牌点。”
张先生说,老板从店里拿出一个遥控形状的解码器,把车辆后座拆开,将解码器插在报警器上,两分钟不到就解除了车辆限速。“现在最高车速已经到45公里/小时左右了,但屏幕上还显示25公里每小时”。
骑了几天后,张先生发现原先续航里程差不多有50公里左右,如今只有不到30公里了,三天两头就得充一次电。张先生又请老板把速度调了回去,不过他发现,续航里程还是没有变化。
“实在不行给你换套石墨烯电瓶,那个跑七八十公里没问题。”张先生失望地发现,换了电瓶后,续航仍旧只有30公里左右,老板表示没辙了。
不少市民反映,经常在路上看到很多电瓶车速度堪比摩托车,疑似为超标电瓶车,存在很明显的安全隐患。
这些超标电瓶车到底从何而来呢?4月21日,记者暗访了多家电瓶车专卖店。
在武汉市武昌区平安路爱玛电动自行车专卖店,老板明确说有60伏的车辆在售,可以正常上牌,还能够帮忙解除限速。他还表示,如果对续航里程有更加高的要求,还可以将铅酸电瓶改装为锂电瓶,但是价格会比较高。
在武汉市洪山区丁字桥南路一家电瓶车专卖店,记者佯装请老板帮忙调速。只见老板拿出解码器,不到10分钟就将速度调到了45公里每小时。
“这个解码器是从进货商那里买的,100多块钱,网上也有卖的。”经销商告诉记者。
在购物网站上,记者搜索电瓶车调速解码器,很轻易就搜到了多个品牌的解码器,价格从100元到几百元不等。
记者从武汉市公安交管局了解到,2018年5月15日,电瓶车新强制性国家标准《电瓶车安全技术规范》(GB17761-2018)发布并于2019年4月15日起实施。
“新国标”对准予登记的电瓶车相关参数有明确的规定——时速不超过25公里、整车重量不超过55公斤、电池电压不超过48伏、带有脚踏骑行装置……
为何张先生的60伏电瓶车也能够顺利上牌,且众多商家对自己销售的超标电瓶车均承诺可以上牌呢?
武汉市交管局车管处工作人员表示,能确定的是,在交管部门完成上牌登记的车辆都是符合“新国标”及3C认证的车辆。至于在上牌登记后车辆为何成了超标车,“应该是销售环节进行了改装,属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处的范围”。
武汉市公安交管局工作人员介绍,超标电瓶车车速快,电池一般都通过改装,不管是在道路行驶过程中还是在充电过程中,都有极大的安全隐患。
驾驶超标电瓶车发生交通事故的,一律依法按照机动车的相关管理规定予以处理;
对外卖、快递等企业使用超标电瓶车以及因交通违法出现重大交通事故的,一律追究企业的管理主体责任。